新型智慧城市不是數字技術的簡單堆砌,而是人類智能與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,必須在應用先進數字技術的同時,樹立新思維,用新思維謀劃智慧城市整體架構、破解智慧城市發展難題、防范智慧城市發展風險。
要落地首先要有好數據
山東是全國第一個制定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省級地方標準的省份,近年來高度重視新型智慧城市建設,將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作為各級落實數字山東建設任務的重要載體,出臺了《關于加快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》,并在部分市縣開展了省級試點。
新型智慧城市是新時代貫徹新發展理念的重要抓手和綜合載體,與數字城市、智慧城市一脈相承。數字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發展初級階段的產物,智慧城市則是數字城市的升級版。多年來,經過從數字城市到智慧城市的發展演變,數字技術已經融入到城市建設和發展的方方面面,深刻改變著城市的治理方式和運行模式。
盡管數字技術在數字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設初期成效顯著,但并沒有讓城市真正智慧,隨著時間的推移,其邊際效用在逐步遞減,還帶來了資源浪費、信息孤島、數據安全等一系列問題。正是著眼于解決這些潛在的問題,中央審時度勢提出建設新型智慧城市。
理念創新和技術創新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兩大重要力量,二者缺一不可。新型智慧城市不是數字技術的簡單堆砌,而是人類智能與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,必須在應用先進數字技術的同時,樹立新思維,用新思維謀劃智慧城市整體架構、破解智慧城市發展難題、防范智慧城市發展風險。
用系統思維謀劃智慧城市整體架構
過去的智慧城市存在諸多問題,如智慧程度不高,只會看、不會思考;重建設輕應用,“智慧場景”中看不中用;建設主體單一,建設資金過多依賴公共財政,缺少自身造血機制等。這些矛盾和問題都需要用創新思維來解決。
創新技術架構。會思考的城市需要一個健全的大腦。從某種意義上講,城市大腦就是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,其作用的發揮離不開算力、數據和算法三要素。建設好城市大腦,要全面提升云服務能力,為城市運行提供強大的數據存儲與計算支撐;建設好數字底座,匯聚起實時全量的城市數據資源,使其能夠像血液一樣在城市有機體中充分涌流;結合應用場景的打造構建不同的大數據模型,用科學的算法打通城市的“任督二脈”。
創新建設和應用思路。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屬于新基建的范疇,不能把其簡單地理解為“抓投入、上項目”,更不能以盲目推進代替科學方法,必須深入研究其建設和應用的內在規律與基本路徑。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蘊藏著較大的投資風險,在應用場景的選擇上應堅持“切口小、立意高”的原則,不能貪大求洋、亂鋪攤子,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投資浪費。新型智慧城市的價值在“用”而不在“建”,政府必須在應用上帶好頭、作表率,努力做到以應用促創新、促發展,切實改變自身數字化轉型落后于企業和社會的局面。同時還要認識到新技術從出現到成熟應用之間的合理滯后期,要有足夠的耐心和科學的方法逐步增強使用者的用戶黏性,不能急躁。
創新建設和運營模式。智慧城市包括智慧政府、智慧經濟、智慧社會,需要政府、企業和社會各界廣泛參與,不可能由政府大包大攬。因此,建設新型智慧城市需要厘清政府和市場的邊界,使二者各揚所長、各取所需;需要把政府的投入轉化成對市場的支持,更好發揮PPP模式的作用,調動起社會資本參與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積極性。新型智慧城市運營發展過程中匯聚起的數據是一筆寶貴的財富,應積極探索能夠使其變現的路子,以增強新型智慧城市的自我造血功能和可持續發展能力。
用底線思維防范智慧城市發展風險
越現代化的城市,越有不可預見的風險。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中,云服務的大規模使用,互聯網和物聯網的廣泛應用,一體化大數據平臺的建設,跨層級、跨領域、跨系統的數據共享,使得我們需要提早關注和防范這些新技術、新應用帶來的安全問題。安全無小事,沒有“云網數”的安全,也就沒有新型智慧城市的安全。防范新型智慧城市安全風險,必須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,運用底線思維的方法,從壞處準備,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,做到有備無患、遇事不慌,牢牢把握主動權。
強化技術支撐。引導信息技術企業加大基礎設施、支撐平臺、數據安全的自主創新力度,培育自主可控的新一代信息技術、產業和生態體系。積極推進國產化軟硬件產品替代,以應用促進產業和技術創新升級。利用好區塊鏈、數據沙箱、聯邦學習等數字技術,為數據安全扎好“技術籠子”。
加強制度建設。把新型智慧城市安全納入城市安全總體規劃,搞好災備體系建設。落實好新型智慧城市安全責任制,制定新型智慧城市安全標準,明確保護對象、保護層級、保護措施。建立新型智慧城市安全信息共享和協同機制,構建群防群控的安全防護體系。健全攻防演練制度,提高新型智慧城市安全體系應急處突能力。
提高公眾安全意識。目前,公眾普遍缺乏個人信息保護意識和安全防護實踐,個人信息泄露問題比較嚴重,給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帶來一定隱患。維護新型智慧城市安全是全社會共同責任,需要政府、企業、社會組織、廣大網民共同參與,這要求提高廣大網民的安全意識和防范能力,共筑新型智慧城市安全防線。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
版權所有:山東盛世博威通信技術有限公司 魯ICP備12005280號-3 網站建設:中企動力 濟南